档 案 公 布 —— 1945年8月30日,惠民城解放!

前 言

 

惠民城最早的修造建立,是在公元1102年的北宋崇宁元年,到今年整整920年。是整个鲁北地区最为宏大,防御功能最为齐全的城防建筑体。高大雄伟的城墙,开阔流淌的环绕护城河,有着“神京锁钥”的美称,其地理优势和战略价值可见一斑。

 
  • 1945年8月30日,惠民城解放!

    原创 武伟军 惠民档案 2022-08-30 17:28 发表于山东






    惠民城,历来为州、府所在,以前叫棣州城、乐安州城、武定州城,直到清雍正十二年,即1743年,励精图治的雍正皇帝,考虑到我们这里的特殊地理位置,将武定州升为武定府。武定府置附郭县,所以我们才有了“惠民”县这个名称。因此,我们说惠民县的历史很悠久,但惠民县这个名称很年轻。




    清朝被推翻后,惠民城逐渐被叫了起来,当地人更是直白地称呼为“惠城”。简单亲切充满着人间烟火气。


    1937年卢沟桥事变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。


    11月10日,国民党山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惠民县县长赵明远,弃城而逃。11日,日军在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花家堡惨案后,不费一枪一弹,侵占惠民城。



    1939年1月,日军一个旅团第三次进驻惠民城,并据此,统辖北至沧州、南至高青、西至高唐、东至利津一带的侵华日军五千余人,并在城北修建飞机场。从此惠民城,成为日军统治鲁北的中心。


   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,惠民县广大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,在1945年迎来了胜利的曙光。8月8日,苏联对日宣战。朱德总司令10日发布命令,对拒绝投降之日伪军坚决歼灭。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。8月17日,渤海区对辖区内日伪军展开大反攻。大反攻队伍从解放寿光城开始,组成南、北、中三路反攻大军。北路大军由渤海区的1、2、3、4军分区部队组成。就在这一天,驻守在惠民城的日军,如丧家之犬连夜逃往济南。24日,伪军刘佩臣部也悄悄逃往济南。只剩下伪军韩兆坤部在惠民城。


    渤海军区主力大反攻作战图


    1945年8月30日。渤海军区北路大军的一个团,由三军分区副司令员黄荣海,四军分区政委徐斌洲率领,在回民支队和庆云县大队的配合下,包围惠民城。


    惠民城的城墙又高又厚,防御工事比较坚固,加上护城河环绕,易守难攻。副司令员黄荣海和政委徐斌洲,详细察看惠民城防御特点,认真进行分析及部署,确定了具体攻城方案。南门和北门,敌人重兵把守,城门坚固,护城河水较深,不利于进攻。西门在日军撤走前,就已经堵死,城墙有破损和缓坡。决定主攻部队,分别攻击西门、东门和东北角城墙。堵北门,放南门,逼迫敌人往南逃窜,便于在城外开阔之地消灭他们。入夜,攻打西门部队,率先发起攻击,敌人的防守力量被吸引过去。攻击东北城墙部队组织的投弹组,早就悄悄游过护城河,随着进攻信号弹腾空而起,手榴弹像雨点般飞向城墙,一时间炸得敌人抬不起头来。与此同时,在强大火力掩护下,战士们抬着梯子冲到城墙下竖起来,一个跟一个地攀登飞爬上城墙,一时间枪炮隆隆,杀声震天。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,登上城墙,打得敌人抱头鼠窜,一部分沿城墙追击敌人,一部分冲下城墙,向城里扑去。这时,攻打西门部队又发起猛攻,用炸药包把城墙炸了一个豁口,一鼓作气,冲进城里。部队进城后,分东西两路,由北向南追击敌人。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战,抓获俘虏600余人,残敌从南门溃逃。惠民城解放!










    今日惠民     摄影:刘刚




    扫描二维码获取

    更多精彩

    惠民档案









    已无更多数据

版权所有 惠民县档案馆 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