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 您现在位于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兰台视野
红 色 渤 海—— 黄河!黄河!(四)
时间: 2024-04-15 16:41:00  来源: 惠民档案      点击率:8468

红 色 渤 海


纪念渤海区成立八十周年

第三期
       黄河,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孕育承载着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,黄河也是流经渤海革命老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。她不仅见证了渤海区儿女抗击外来侵略、求得民族解放的悲壮历史,也见证了两区合并,粉碎敌人水淹解放区阴谋取得胜利的过程,更见证了渤海区从合并建立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事件。
黄河见证——顾全大局  无私奉献
不屈不挠 艰苦奋斗 顾全大局 无私奉献

 

       1946年初,中共渤海区党委领导全区人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,巩固新解放区民主政权。10月1日,渤海区发出《关于大胆放手,贯彻土地改革的指示》,抽调干部组成土改工作队,深入农村进行土改。11月,毛岸英作为中央土改工作团工作人员来到渤海区,在何坊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,协助开展土改工作。1947年渤海区土改运动达到高潮,93%以上的村庄基本上摧毁了封建势力的统治,生产力得以极大地提高。渤海区一地委耕种土地由5540379亩增至9491647亩,实现平分土地的目标,满足无地农民的土地需求。


       渤海平原地域广阔,海岸线长,物产丰富。它们既是我军战略反攻的前沿阵地,又是战争资源的供给基地和休养整训的可靠后方。在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时期,华东局及鲁南、鲁中区党委所属机关、学校、医院和伤病员、家属及部分老区群众、华野和两广纵队部队等,大量转移到渤海区,有40多万军民安置在渤海区黄河以北的惠民、滨县、阳信、沾化、无棣等县。渤海军民顾全大局,舍小家为大家,无私奉献,用淳朴的行动支援解放战争开展。据统计,仅1947年征粮60000万斤,比上一年增长一倍多。1948年翻身后的渤海区人民为“打败蒋介石,解放全中国”,保卫土改胜利果实,积极支援淮海及渡江战役,把支援前线当作崇高的使命、神圣的职责、共荣的义务,共运粮15500万斤,柴草250万斤,煤800万斤......正如渤海区歌谣中所唱:“唯有一碗米,送去做军粮;唯有一尺布,送去做军装;唯有一件老棉袄,送去盖在担架上;唯有一块亲骨肉,也要送他去战场......”。



       滔滔黄河水,铮铮民族魂。黄河不仅是一条河流,更是一条民族精神之河、象征之河。流经渤海区的黄河水见证了六年间渤海区建立与撤销的风雨历程,见证了“不屈不挠、艰苦奋斗、顾全大局、无私奉献”老渤海革命传统的形成与传承,更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意志和磅礴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