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 色 渤 海
纪念渤海区成立八十周年
第三期
黄河,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孕育承载着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,黄河也是流经渤海革命老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。她不仅见证了渤海区儿女抗击外来侵略、求得民族解放的悲壮历史,也见证了两区合并,粉碎敌人水淹解放区阴谋取得胜利的过程,更见证了渤海区从合并建立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事件。
黄河见证——复堤治黄 保卫家园
不屈不挠 艰苦奋斗 顾全大局 无私奉献

多年抗战,黄河改道,黄河故道堤防名存实亡,又经战事破坏和风雨侵蚀已残破不堪。抗战胜利后,面对蓬勃发展的渤海区,国民党反动派如芒在背,必想消除其心腹大患。在策动内战同时,在1946年3月,蒋介石提出堵复花园口,让黄河回归故道,恢复经济发展的计划。国民党反动派口口声声是为人民,但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,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,实现“以水伐兵”水淹解放区的罪恶阴谋。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,同意黄河归故,提出“先复堤后堵口”方案,并多次谈判协商。针对国民党反动派出尔反尔的本性及阴谋,渤海区紧急部署治黄复堤工作,成立治黄工程总指挥部,惠民、浦台、利津等县设治黄办事处,开始复堤工程。1947年,蒋介石为配合其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,妄图以黄河为防线,切断山东解放区的内外联系。悍然违反国、共、联三方协议,不顾全国人民反对,于3月15日提前堵复花园口。滚滚黄河水流入渤海区,全区25亩良田被淹没,惠民、滨县、蒲台县境内黄河大堤多处出现险情。8-9月,黄河归故后第一个汛期多次涨水,渤海区43处险工相继出险,国民党则趁机派军队和飞机袭击抢险民工,破坏河防工程及物料。据不完全统计,共炸死治黄民工205人,炸沉运料船44只,炸毁运料车49辆,炸坏堤防数段及抢险物料、粮食大宗。侵占黄河南岸国民党军不断炮击我抢险军民。道旭、刘春家险工石坝坍塌多段,损及堤身,形势危急。渤海区党委、行署及沿黄各县党政军民全力以赴,动员20万民工在600里河堤上开展堵口抢险、迁民安置、反特防匪、防空等斗争。打退国民党骚扰袭击,控制各处险情,战胜了黄河归故首次洪水。
1948年5月,《渤海日报》发表题为《开展献砖献石治黄修险运动》社论,全区人民积极响应,将自家的门枕石、石磨、石滚、院墙及残存城墙、破庙、自家墓碑等拆除,运往抢险工地,全区共献出石料15万立方米,解决了因蒋管区封锁石料,造成我堤坝修筑缺乏抢险用石困难局面。8月,中共渤海区党委、行署成立渤海区治黄防汛总指挥部,王卓如任总指挥,江衍坤、钱正英任副指挥,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治黄元勋,他们在这里顽强奋战,力挽狂澜。1949年是黄河归故后丰水年,伏秋大汛先后出现7次洪峰。渤海区党政军民组成20余万人防汛大军,昼夜巡堤查水、抢险堵漏、突击运输抢险料物。苦战3个月,确保了黄河堤防安全,夺取了防汛斗争的最终胜利,彻底粉碎国民党反动派“以水伐兵”的罪恶企图,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