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 色 渤 海
纪念渤海区成立八十周年
第二期
发展生产 防蝗治黄
不屈不挠 艰苦奋斗 顾全大局 无私奉献
1946年初,中共渤海区党委领导全区人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,巩固新解放区民主政权。各地妇女在土地改革运动中,表现出空前的积极与觉悟,轻视妇女的旧社会传统已为之一变。在晋南县,参加诉苦的妇女达5000余人,许多数千人集会均由妇女亲自主持,妇女扛抢维持秩序;林县任村镇参加土地改革的600余积极分子中有一半是妇女,四分区仅40天为800余村民要回土地;南皮县双庙村召开翻身大会,受害妇女控诉恶霸罪行。
1944年3月8日,中共渤海区党委、渤海区妇联召开“三八国际妇女节”纪念大会,号召妇女积极纺线织布,保障完成15万匹布的任务,渤海区再掀大生产高潮。广饶县妇女开展纺织生产,一年收入达339万元,有33名妇女被选为纺织模范。1945年3月,渤海区劳模大会暨合作工作会议在蒲台县沙窝召开,在大生产运动中,部分妇女劳动模范受到表彰。1949年7月清河专区妇联发动妇女参加,成绩显著,7个县仅3个月已有199000名妇女参加农业生产。大生产运动为渡过严重困难、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,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。
1945年,渤海区虫灾空前严重,严重制约农业生产。渤海区发动党、政、军、群机关干群师生36万人上阵,奋战50余天,以“打小、打早、打了”和“远征荆荒、消灭蝗源”的灭蝗方针和办法,挖扑蝗断沟2000余里,消灭蝗蝻113万斤,制止蝗灾蔓延,夺得农业丰收。而广大妇女姐妹是这次“防蝗”运动的铁打主力军。
1947年3月,国民党政府违背“先复堤后堵口”的协议,滚滚黄河水流入渤海区,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当局引黄(河)回归故道、水淹渤海解放区的阴谋,渤海区党政军民积极展开治黄抢险斗争。在妇联号召下,沿黄各县妇女积极投身这场斗争。惠民、垦利、利津等县妇女儿童齐上阵,抢运砖石,博兴县妇女群众驱车赶往黄河沿岸运送抢险物资。1949年,汛期发生7次洪水,沿黄党政军民总动员,调集35万余人的防汛大军巡堤查水,抢险堵漏,运送料物。山东省黄河河务局副局长兼渤海区黄河河务局副局长、黄河防汛工程副总指挥钱正英在惠民县姜楼村等村驻防。在这里,她与江衍坤、田浮萍、张汝淮等新中国第一代治黄元勋,顽强奋战,力挽狂澜,彻底粉碎国民党反动派“以水伐兵”的罪恶企图。
|